
数智引擎驱动海南自贸港物流新蓝图
参考:中国教育在线海南 时间:2025-06-25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加速推进的关键节点,一场聚焦智慧物流发展的行业盛会 ——“数据赋能 智慧物流 —— 海南自贸港智慧物流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于近日在海口经济学院圆满举办。本次研讨会由海南省交通运输协会携手海口经济学院主办,海口经济学院聚星数字经济学院、自贸港智慧交通与现代物流研究院共同承办,吸引了省内高校及省内外 18 家知名企业鼎力支持,汇聚了来自政府部门、高校、行业协会的众多领导与专家,共同为海南自贸港智慧物流发展把脉定向。
开幕致辞环节,海口经济学院执行校长彭京宜教授一语中的:“海南自贸港自诞生便肩负改革使命,如今更需插上智慧与数据的翅膀,方能在全球经济浪潮中勇立潮头。” 他着重强调,启动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恰似为自贸港物流发展打通 “任督二脉”,是突破现有发展瓶颈、开辟全新增长路径的关键之举。数据开放互联将打破信息孤岛,让物流各环节高效协同,大幅提升整体运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强海南自贸港在全球物流版图中的话语权。
海南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梁俊则将目光投向人才培养。他指出,面对智慧物流这一快速迭代的新兴领域,高校必须积极深化校地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通过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推动教师参与企业科研项目,实现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构建起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科研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自贸港智慧物流行业输送既懂前沿技术又具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海南省社科联专职副主席、海南省社科院副院长李星良进一步强调多方协同的重要性。他呼吁物流行业、企业与学界形成合力,共同搭建物流数据汇聚平台,让分散的数据实现集中管理与深度挖掘;探索合法、安全的数据要素流通路径,激活数据价值;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加速高校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共同推动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
开幕式上,为海南省自贸港智慧交通与现代物流研究院受聘专家颁发聘书的环节,成为一大亮点。这不仅是对专家们专业能力的认可,更意味着研究院将吸纳更多智慧,为自贸港智慧物流研究与实践注入强劲动力。
主旨演讲阶段,行业大咖纷纷登台分享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博士生导师黄有方教授以集装箱物流为切入点,生动展现了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AI 等数字化技术与物流业务深度融合的魅力。通过数字化技术,企业能够实时掌握集装箱运输状态,精准规划运输路线,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实现供应链全链路智能控制。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治亚教授围绕数字赋能多式联运展开深入剖析,从构建协同运作生态体系、研发智能运载工具、实现信息融合共享、提升资源协同调度能力、创新产学研用融合培养体系等五个维度,为海南物流发展开出 “精准药方”。多式联运在海南自贸港物流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数字赋能将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显著提升物流效率。
在研讨分享环节,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低空交通与经济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陈萩、海南大学国际商学院熊浩教授、聚星数字经济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学科带头人王建刚博士、通号低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体技术部于晓泉等嘉宾,分别从低空经济发展、物流降本增效、物流数据治理、低空跨海物流等角度展开深度探讨。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海南在物流领域动作不断,政策与创新实践齐头并进。省发展改革委印发的《海南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 (2025 - 2027 年)》,推出 18 条硬核措施,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进物流数智化发展成为重点。其中,推进物流数据开放共享尤为引人注目,支持海口市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计划 2026 年建成省级智慧物流大数据平台并接入国家物流信息平台,深化数据开发利用。同时,因地制宜发展低空物流,鼓励开展大载荷长航时无人机跨海运输业务,与研讨会上专家们的观点高度契合。
此外,洋浦、蛇口、湛江三地港口试点的 “并行港” 物流新模式同样备受瞩目。该模式通过共享航线资源、运用数字智能技术,大幅提升港口间船舶装载率与通关效率,预计成熟运营后,船舶装载率将从 30% 跃升至 80%,投入运力减少超 50%,为海南自贸港物流降本增效提供了全新思路,也在研讨会上引发热烈讨论。
海南省交通运输协会秘书长孟庆余在总结发言中提醒,在信息化智能一体化催生的新业态下,物流供应链体系正经历深刻变革。海南物流企业必须锚定封关运作目标,提前谋划布局,优化物流网络,提升国际竞争力,从容应对国际化挑战。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海南自贸港智慧物流、低空经济相关产业建设和政策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高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指明了新方向。随着产学研各界持续发力,海南自贸港智慧物流必将驶入发展快车道,为自贸港建设注入强大动能。
http://www.66656528.com/a/information/view/732.html
(责任编辑:广州到海南物流公司)